导读: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企业最看重一个人什么样的能力?
各种答案很多,有的人认为是沟通能力,有的人则认为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不过,大多数HR看来,现在的企业更看中的是“抗压能力”。
只要留意招聘广告上的信息,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要求,但绝大多数的招聘广告上都不约而同地写着,“要求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来源丨本文内容综合选自《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编辑丨陈思;实习生 杰怡
图片来源丨《千与千寻》
不要用成功来衡量我,而要用我跌倒再站起来的次数来衡量。
——纳尔逊 • 曼德拉
题记
为什么抗压能力
如此受到企业的青睐呢?
01
抗压能力越强的人,越不容易跳槽
企业招聘,通常希望这个人会长期任职。如果一个人工作了几个月就跳槽,浪费了公司的时间和资源不说,HR还得重新招人来填补职位空缺,隐形开销巨大。因此,企业都偏爱稳定的员工。
而一个人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待多久,跟他的抗压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新职位是具有挑战性的。暂不论业务难度,光是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就需要花费许多精力。
对于抗压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当他们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事情时,他们会开始抱怨:“天啊!这个问题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没有办法处理!”于是,他们可能会放弃努力,“另谋高就”。
而对于抗压能力较强的人来说,当遇到复杂的情况时,他们更有可能忍受这种压力,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轻言放弃。
可见,抗压能力越强的人,越能够坚守职责。而这就在无形中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02
抗压能力越强的人,情绪越稳定
在职场中,情绪稳定是一种莫大的美德。试想,如果你的上级动不动就发火、同事动不动就抱怨,你的工作能顺利开展吗?因此,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
什么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呢?
抗压能力,是影响情绪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常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显然一根稻草是压不死骆驼的。不过,在骆驼已经背负了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即便是一根小小的压力,也能让骆驼彻底崩溃。
同样的道理,在人们身负重担的情况下,一丁点的刺激也会让人格外的焦躁。网上流传着很多人们因为一点推搡而大打出手的事件,实际上,一点儿推搡并不是什么严重的冲突,但因为人们自身积累了很多压力和负面情绪,因此,小的摩擦也会让人感觉情绪暴躁,最终大打出手。
如果一个人的抗压能力比较好,那么他就能更多地承受负面情绪,即便在他的身上多添几根“稻草”也无妨,他不会因此出现情绪失控的状况。不过,如果一个人的抗压能力较弱,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因此,抗压能力越强的人,他们的情绪稳定性越高。与这样的人共事,也会更轻松、愉快。
03
抗压能力越强的人,越能成大事
中国有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要经历一番痛苦的磨难。
这句话放到今天的职场中,依旧适用。
一个人,只有经得起压力的磨练,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马云经历了4次创业失败,才创办了阿里巴巴,他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只剩下200块钱;
褚时健遭遇了无期徒刑、女儿自杀的变故后,才在74岁的时候,依靠 “褚橙”获得成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两次患上了皮肤癌,也曾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而患上了抑郁症。晚上常常睡不着,就算是睡着了也很容易惊醒。半夜醒来,任正非就自己一个人哭……
这些行业的“大佬”们,没有任何一位是不经过磨难就取得成功的。正是因为他们承受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压力,才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
可以说,只有抗压能力强的人,才可能一路负重前行,最终获得非凡成就。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抗压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抗压能力越强,越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越有可能获得职位晋升。
如何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呢?
在《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中提到了培养抗压力的五个方法,可以借鉴。它们分别是增强灵活性、保持乐观、培养好奇心、及时调整情绪以及寻求外部支持。
从这五个品质入手,慢慢就能逐步培养起出色的抗压能力!
01
增强灵活性
人们在很多时候,会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固化思维之中。例如,“如果我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那我就是一个差劲的人”,“我必须赶在30岁之前结婚、生子”等等。
这种固化思维会让人倍感压力,因为你没有中间的选择,不成功便成仁。但是,我们不妨想一想,事情真的如此吗?
比如,“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真的就是“差劲的人”吗?有没有可能是工作任务过重,远远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呢?
而当你意识到有别的选项可以选择的时候,压力感就会大幅度的降低。例如,当你意识到工作难度太大而无法完成时,你既可以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也可以求助于同事。无论哪种,都比自怨自艾要好。
因此,学会变通,能防止我们“在一棵树上吊死”,是一种很有效的抗压方法。
02
保持乐观
乐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能让人们往积极的一面看,避免因为恐惧、担忧而变得裹足不前。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丘吉尔的故事,他曾经凭借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带领英国走向了二战的胜利。
当时,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接连被德国打败,眼看德国就要一举攻下英伦三岛了。在这愁云惨淡的时刻,丘吉尔临危受命。
当人们都在想,丘吉尔会如何描述战争的危急程度,以便进行紧急动员的时候,丘吉尔却乐观地说道:胜利的关键有三点,分别是不放弃、不放弃和坚决不放弃!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他转移了人们的关注点,让人们从担心失败变成了决不放弃。
在这位“乐观首相”的带领下,英国人民齐心协力,最终成功抵挡了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脚步。
实际上,当人们保持乐观、心怀希望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也能被逐渐克服。因此,乐观也是压力的克星。
03
培养乐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解决问题的动力。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爱因斯坦都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天才。但你知道吗?爱因斯坦在小时候,成绩并不好。校长甚至预言说,爱因斯坦长大以后将一事无成,因为他的记性实在是太差了。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管制和机械式学习给了他太多的压力,于是他开始变得“叛逆”,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一次,他发现无论怎样转动罗盘,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边,他十分惊奇。于是不停地缠着大人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大人回答不出来,他就不停地翻书寻找答案。
正是凭借着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打下了超越常人的知识积累,最终成为才成了天才科学家。
因此,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培养出了浓厚的兴趣,再大的压力和困难也会被你抛之脑后。甚至,你还能因此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能力。
04
及时调整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芭芭拉曾说:“积极情绪是抗压能力的种子。”
在面临高难度挑战时,如果你的情绪是积极的、愉悦的,那么你会变得更有创造力和主动性;相反,如果你的情绪是悲伤的、低落的,那么你的视野会变得狭窄、思维也会僵化。
也就是说,积极情绪能让人更好地接受挑战。
因此,当你被压力束缚时,不妨试着提振一下自己的情绪。例如,你可以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人,看一些励志的电影,或者做一些能让你感到开心的事情。当情绪变得积极的时候,压力或许就自动减少了!
05
寻求外部支持
有时候,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抵御压力的侵袭。此时,寻求外部支持就会变得尤其重要。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朋友分享美好的经历,人们的积极情绪会得到强化;而与朋友分享痛苦和忧愁,人们的负面情绪则会得到减轻。可以说,友谊、连接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我们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我们就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
寻求外部支持,除了能让我们获得心理上的受益之外,有些时候,我们也能获得实际上的帮助。例如,当你冥思苦想都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或许你的老师就能帮你找到答案。
因此,当你感到压力山大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多多地向朋友、亲人、老师、领导们求助!
这五个方法是积极心理学对抗压力的研究结果,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抗压力水平。虽然说承受压力的感觉并不好受,但只有挺过一个一个难关,才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