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企路明灯

如何开公司?一个创业者开垮5家公司后的总结

June 24, 2021
in 企路明灯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Whatsapp

如何开公司?一个创业者开垮5家公司后的总结

很多创业者都跟我第二次创业有类似的经历:赢在营销、输在管理。创业者要么自己有管理能力,要么找一个具备管理能力的合伙人,如果联合创始人都不具备管理能力,就花钱请一个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没钱请,就狠狠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第一次开垮公司:“嫩”

 

我第一次创业是2003年到2004年,在广东汕头,做保健品。

 

当时我还在读大三,一时冲动就退学创业了,当时还想会不会成为第2个比尔盖茨。事实证明,我没有成为比尔盖茨,而是成了炮灰。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嫩”,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要经验没经验,典型的“三无”创业。

 

据说,创业成功率只有5%,那95%失败的应该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创业吧。虽然失败了,但这次失败并不是什么很糟糕的事情,我起码知道了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吃苦,什么是失败,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经历。

 

  第二次开垮公司:“乱”

 

我第二次创业是2005年到2007年,在广州做美容仪器。

 

2005年,我们几5个创业伙伴窝在广州一个月租600块的民房里,用了3个月的时间把技术研发好、资料准备好。产品一出市场就势如破竹,我们5个人,每个月都可以做几十万元的业绩,我们初次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赚钱之后,我们迅速扩张。办公室从民房换到广州最贵的地段天河北路的写字楼,工作人员由5人扩充到近50人,人员工资从最初发几百元,赚钱之后连续聘请了四五个总监,每个总监的工资都有8000元。注意,这是2005年。

 

上帝欲其亡,必先令其狂。我们的好日子过了不到半年,公司急转直下,核心原因就是“乱”:

 

市场乱。当时公司用的是区域代理制,我们把仪器、技术、培训打包成项目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终端消费者。虽然代理商获得的利润已经很高了,但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利润,于是到处找比我们便宜的进货渠道。我们对代理商和OME厂家都缺乏约束力,有不少代理商直接找到给我们OME的厂家或其他能生产类似产品的厂家,拿到更低的进货价。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景:代理商一边我们要宣传、培训、技术支持,一遍偷偷跟别人进货。我们当时虽然想了一些方法,但基本无法挽回局面。

 

管理乱:公司有两个合伙人,我是二股东,负责策划和销售,大股东负责技术和培训。我们两个都不擅长管理,于是就出现了人越多公司越乱、效益越差的现象。部门与部门之间频繁出现权利斗争,办公室政治越演越烈,我和合伙人除了一次又一次开除高管,没有其他高招。

 

财务乱。我的大股东自己的开支与公司财务混在一起,大股东把自己孩子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全部拿到公司来报销。如果公司只有他一个股东无所谓,但我也是股东,不会没有想法。

 

当时我不过24岁,股份只有20%,虽然有想法但却不好意思开口,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我自己做得也不好。公司曾经几个月没有财务,我就代任财务,几个月后招了新的财务,一算账公司少了近十万元。这十万元也不是我贪污了,当时公司很多出账都是现金支付,我也没有记账,后面也想不起来记,就这样一本糊涂账交接到新财务那里。

 

很多创业者都跟我第二次创业有类似的经历:赢在营销、输在管理。创业者要么自己有管理能力,要么找一个具备管理能力的合伙人,如果联合创始人都不具备管理能力,就花钱请一个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没钱请,就狠狠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第三次开垮公司:“急”

 

我第三次创业是在2009年下半年,在山东青岛做演讲培训。

 

当时公司有3个合伙人,我做总经理负责运营。我们3个人凑仔一起有两万块钱,准备从小开始慢慢做。一次在啤酒街喝啤酒的时候,听旁边的人说有一个代理国际演讲大师的机会。不知道是急于求成还是酒壮怂人胆,我们就在酒桌子上把这个需要50万元启动资金的事情接了下来,并很快签订了代理协议。签完协议我才回过神来:从签协议到演讲会召开一共就3个月时间,50万元的启动资金怎么来?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团队怎么招?我们一个客户积累都没有,上千张门票卖给谁?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但既然接了就硬着头皮做呗。

 

虽然我可以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报社先给我们做广告后付钱,可以让员工不拿基本工资只拿提成,可以让很多牛逼的机构帮我们代理售票,甚至可以借到很多钱,但如果战略错了,执行力却越强大,死得越快。因为我们的行动力太强大了,很快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演讲会筹备到中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次一定赔得很惨,但已经收不了手了。

 

演讲会做完后,公司迅速倒闭,3个股东其中一个跑了,另一个出了几万元来抵偿部分债务后退出了,剩下的三十多万元债务我一个人背了下来,虽然我只占30%的股份。

 

第三次把公司做垮并欠下三十多万元债务,我只用了3个多月时间,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急。太急功近利了。我犯了很多创业者的通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从小开始积累,妄想一夜成功。

 

创业者有赌博心理和冒险精神很正常,完全没有赌博心理和冒险精神的人也不会去创业。但这个度要把握好,一旦赌博心理过重,就成了侥幸,市场会给我们沉重的教训。

 

 

 

  第四次开垮公司:“盲”

 

第四次创业是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山东青岛做培训和俱乐部。

 

第三次创业失败之后,有一个当时借钱给我做演讲的人又投资了近十万元让我开始了第四次创业,这次前前后后共有三十多位伙伴跟着我,我们做过很多事情:培训、咨询、会所、俱乐部、杂志,后来甚至还想做类似于Linkedin的商务社交网站。为什么会做得那么杂?因为战略不清——“盲”。我们摸索了很多事情,但一直没找到出路。可惜了那两年半前后跟着我的三十多位伙伴,跟我摸索,但我并没能将它们带上光明大道。

 

第四次创业对我之后做微营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我当时研究社交网站、社群、品牌、营销、传播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专业与实践积累。

  第五次开垮公司:“重”

 

第五次创业是在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在浙江杭州做微营销。

 

第四次创业失败后我尝试过很多事情,一直到2012年我才找到出路——互联网营销。2012年中旬,我从传统营销转型到互联网营销,主要做微博营销。因为前面的积累,我刚转型到微博营销就写了大量专业文章,包括《一张图搞定微博营销》、《一张图搞定品牌营销》、《营销与销售哪个更重要》等,这些文章都得到了大量权威媒体的转载。

 

准确地说,第五次创业不算失败,2013年我们十几个人就做了两百多万元的业绩,并且公司现在发展还不错,只是我在2014年中旬退出了。我退出的原因是:公司太“重”,做得太吃力。

 

人力结构重:第五次创业我们不知不觉把团队做成了橄榄型机构,上面是业务系统,就我一个人开发市场;下面是执行系统,两三个人做文案;中间是运营系统,包括财务、人力、前台、策划、管理等,有七八个人。这种团队结构在业绩不好的时候固定成本很高,亏损幅度大,在业务好的时候实际干活的人又很少,所以造成了赚钱的时候赚得很少,亏钱的时候亏得很多,公司经营得很吃力。

 

决策重:我算是公司创始人,开始主要决策由我决定。随着公司发展,不断投入资金,钱主要是由合伙人出,所以后来合伙人的股份比例超过了我,公司也随之出现了双头决策:A说A有理、B说B有理,谁也没法说服谁。其实很难说谁的决策对、谁的决策错,因为双方各自的经验和角度不同,按照谁的决策做都有可能成功。比做错决策更可怕的是不做决策或决策摇摆,因为决策错了可以及时调整,但如果不做决策或决策摇摆就会让员工无所适从,让团队固步不前。

我现在做自由人事业,坚决把公司做“轻”。

 

团队结构轻:从橄榄型到哑铃型。前面是业务系统,发展了几十人的兼职业务团队;后面是执行系统,发展了几百人的众包团队;中间是运营人员,我培养为核心人员,保持在10到20人的规模。

 

这样的哑铃型,业绩低的时候,固定成本低、亏损额度小;业务多的时候也可以消化,所以赚钱的时候赚得比较多,赔钱的时候赔得比较少,现金流整体比较好。

 

决策轻:我现在采取“战略上独裁、执行上放权”的管理模式,重大问题基本都是自己说了算,这样非常适合初创阶段,因为反应速度很快,一旦有什么想法立马执行,做对了就长期执行,做错了就停止。试错速度快、成本低。

 

虽然我开垮过5家公司,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因为在我的字典里,失败者的定义是你放弃了、不再前行了,而我从未放弃,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前行。当然,我暂时也还不算一个成功者,虽然我目前做的自由人事业成长得非常稳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不过暂时规模还比较小,所以我算是一个在路上的人。

文章轉載自:https://www.mindhave.com/lizhiwenzhang/29544.html

ADVERTISEMENT
Previous Post

成功的捷径 就是脚踏实地!

Next Post

永不放弃,永不投降。——杰里·桑德斯

更多商业新闻

成功人士具备的五大强大特质 

成功人士具备的五大强大特质 
by By Admin
2023/02/01
0

成功人士总是与众不同,达成目标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特质,以求达到目标。如果想实现梦想获得成功,可以参考以下许多成功人士都具备的强大特质。

Read more

创业需要做哪些基础准备?

创业需要做哪些基础准备?
by By Admin
2023/01/26
0

面对如火如荼的创业浪潮,许多人都想要投身其中,但如果不做好前期准备就贸然行动的话,很可能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创业不是注册一家公司,然后就开始经营这么简单。想要创业之路走得长远,在创业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Read more

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by By Admin
2023/01/19
0

企业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今天就来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Read more

三个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技巧

三个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技巧
by By Admin
2023/01/12
0

如今想创业的人日益增多,但是许多人站在创业的门槛外却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该如何走。其实创业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更不是枯燥地做一些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创业也是要讲求窍门和技巧的,以下三点帮助大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Read more

五个创业雷区 你中招了吗?

五个创业雷区 你中招了吗?
by By Admin
2023/01/05
0

现在创业难,难在何处?很多人找不到方向,感觉什么行业都不好做,什么领域都做得一塌糊涂。今天介绍五大创业雷区,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Read more

你是哪一类型的创业者?

你是哪一类型的创业者?
by By Admin
2022/12/30
0

就业竞争、失业潮、政策利好期、致富时代......不管是什么,创业正在成为其衍生品,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根据不同环境背景和目的,创业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成功率也不尽相同。你又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创业者呢?

Read more

建立“负责”的企业文化只需要四个步骤

建立“负责”的企业文化只需要四个步骤
by By Admin
2022/12/23
0

建立一种负责任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公司长期成功,企业家无法独自完成公司的所有工作,你的员工必须了解他们如何为公司做出贡献,并感受到这个角色所代表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你必须建立负责任的企业文化,让你的员工和你本人对自己的行为、后续行为和价值观负责。

Read more

中小企业要融资,有什么风险?

中小企业要融资,有什么风险?
by By Admin
2022/12/16
0

融资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情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和经营。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今天的文章就带你探讨其中一些因素。

Read more

企业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
by By Admin
2022/12/09
0

近几年,企业管理市场出现一个频率较高的名词——“规范化”管理。当一家企业经过不断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前“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很难支撑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步入正规化,向“科学型”管理升级。

Read more
Load More
Next Post
永不放弃,永不投降。——杰里·桑德斯

永不放弃,永不投降。——杰里·桑德斯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SBS Digital Media Sdn Bhd 1258131-X

商海媒体

  • 视频采访
  • 商界时事
  • 谈情说商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业荣誉

Follow Us

Subscribe now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刊登广告
  • 商海条款

@Copyrigh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Copyrigh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