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际遇真的说不准,套用在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Port Klang Free Zone,简称PKFZ)总执行长拿督翁忠义身上,更是把这句话发挥得淋漓尽致,在14年的职场生涯中演绎了一场华丽的转身;留下的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身影。
毕业自马来亚大学文科荣誉学士的他,2004年在交通部任职,辗转调至贸工部服务,2012年外派担任马来西亚驻中国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直到2015年底任满结束,过了职场的第一个10年,在机缘巧合下转往私人界发展。
在中国待了6年,翁忠义再获得机会,这一次是回归祖国,接下巴生港自贸区总执行长职务,上任虽才不到半年,但他已然成竹在胸并为往后的发展设下目标及方向,立志将巴生港自贸区打造成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重要的衔接点。
履历
- 2004年4月:加入马来西亚行政与外交公共服务
- 2004年4月:彭亨州交通局副局长
- 2007年5月:雪兰莪州交通局副局长
- 2008年5月: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双边司(中国事务)处长
- 2008年5月:兼任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特别助理
- 2012年7月: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经济事务)
- 2016年1月: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总裁
从吉隆坡驱车前往巴生港自贸区,离开了尘土飞扬的高速公路,转往巴生港的方向是一条风景质朴的公路,两旁都能看到马来甘榜、马来档、简易杂货铺,这样的面貌让人有一种回归故里的感觉。
车子驶出了马来甘榜,才看到港口满满的货柜箱和办公楼的影子,而居住在哥打白沙罗(Kota Damansara)的翁忠义,每一天都要经过繁忙的塞车节奏,踏上这段路的过程中慢慢调适心情,准备好自己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因为从事银行业的父亲外派调职,他也跟着每2、3年就搬家转校一趟,曾经在柔佛新山、彭亨关丹等地求学,无形中反倒培养了很强的适应力,在融入一个新地方都没有太大问题。但事实上,相比这种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生活,翁忠义更向往稳定的生活。
“我原本只是想当一名公务员,但机缘巧合下有了今天的发展。过去的经验让我收获良多,尤其在担任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总裁时,除了人脉的累积,也让我学习到中国人的处事态度。”
翁忠义今年1月刚接任巴生港自贸区总执行长一职,处理完简单事务,一身西装笔挺配上满脸的笑容,精神饱满地接受《商海》访问,细细道来马中贸易趋势,及个人对巴生港自贸区的期望等,话里话外已是等不及大展拳脚的兴奋。
一带一路愿景强调五通
询及巴生港自贸区今后将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扮演的角色时,翁忠义直言,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所强调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巴生港自贸区就能有效发挥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作用。
“巴生港自贸区是全国唯一靠港,还具有保税功能的产业和商业综合体,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000英亩,其中占地640英亩的土地规划为工业地段,当中设有512间标准厂房,每间厂房面积约为509平方米。”
此外,这里也备有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包括4栋现代化办公大楼, 拥有135间客房的商务酒店,还有一个9600平方米的博览中心。
他指出,若把这些现有的设施和一带一路所提倡的跨境电商及国际产能合作有效结合起来,再强化与中国自贸区和保税港区的合作,巴生港自贸区必定能够打造成为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合作中重要衔接点。
“目前,大部分的标准厂房已出租,可供出租的厂房,也已有商家提出租用申请,部分租用商家已开始迁入厂房,商务酒店则预期在3、4月开幕。”
下功夫优化产品
中国人才济济且竞争激烈,我国企业若想进军中国市场,必须想法设法优化与革新自己的产品,才能挣得一席之地。翁忠义坦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集度相当高,他以先前工作的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当地面积虽只有23.6万平方公里,比起马来西亚的33万平方公里来得小,但人口却高达5500万;相比我国人口约为3000万。
“我国没有中国的人口优势,唯一能学习的就是在优化产品方面下功夫花心思。可以把焦点放在生产创新产品,比如说榴莲、燕窝、白咖啡、肉骨茶这类在中国南方较受欢迎和追捧的商品。”
中国各省份都有不同的口味、风俗和方言,他指出,面对中国这般庞大的市场不能以单一消费群体的模式看待,毕竟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本地商家在寻找切入点时,必须了解当地情况。
榴莲冰淇淋北京热销
“必要时,商家还得把产品本土化,以有效融入当地的消费群体。谨记,一旦产品销量增加时,商家们也应该准备加大生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我记得马来西亚的榴莲冰淇淋,曾有一段时间在北京卖得很好,但因为供货量不足,导致在销售高峰时,货架断货没有人能及时跟上补货。”
除了传统优势领域,马来西亚也不乏高科技与高附加值产品。翁忠义近来接触一名本地企业家,专门研发具有杀菌、病毒、微菌以及去除大城市中空气污原,甲醛功能的高科技空气净化器。
“这个产品的应用在中国若被证实,其发展潜能将非常巨大,打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但在进入中国市场前,我奉劝这名企业家,最好先为该产品在中国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己的创新技术。”
本地商家探讨进军中国市场方案: 1) 找市场切入点 2) 配合市场加大生产量 3) 加强与创新企业的合作 4) 与中企借力合作提高商品产量 |
海外企业一致看好
巴生港自贸区自2007年营业,营业额已从当时的370万令吉飙升到2017年的7823万令吉,在这10年间增涨逾20倍,约142家企业计划投资25亿令吉在这里设立仓储据点,所有项目开始运营后预计将提供4700个就业机会。
当中,已有48个投资项目投入运作、19个尚在建设中,另外4个即将开始动工。
翁忠义指出,很多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等海外企业都非常看好巴生港自贸区,已有计划到自贸区内投资兴业。
“唯一的遗憾是我们的厂房和工业用地已所剩无几,所以必须仔细遴选优质及符合自贸区产业导向的企业入住,比如我们会把焦点放在跨境电商这类可以提供增值的产业,同时计划打造电商跨境业务链。”
在提及巴生港自贸区产业规划的进展时,他强调,自贸区重点引进棕榈油加工、石油与化学品包装、大宗商品仓储、现代物流服务以及清真食品加工,这些产业与国家经济转型计划高度吻合。
512间厂房所剩无几
“我们也将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开拓新的盈利和经营模式, 与中国自贸区、保税港区以及各大商协会合作,大力引进外资发展跨境电商和设立海外仓等新兴行业,和鼓励更多中小型企业在自贸区内展开加工贸易等业务。”
巴生港自贸区512间标准厂房,供租赁的厂房所剩无几,在谈及加大吸引中小企业的措施时,翁忠义透露,只要有关中小企业能签下3年以上的中长期租约,将给予租金优惠。
“目前,标准厂房的租金每平方尺1.50令吉,但若有关中小企业打算在这里设立轻加工或重新包装等业务,我们将会优先考量将厂房出租予后者,而有关中小企业如果可以和我们签定3年以上的租约,那我们将考虑给予更优惠的租金。”
Quote:
“我国与中国2017年1月至11月的双边贸易额达866亿美元(约3329亿5000万令吉),按年增长12.4%,是继2016年来中国在东盟的第2大贸易伙伴;中国全球第9大贸易伙伴。”
海外数码贸易没冲突
为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立足成为马来西亚一带一路重要衔接点,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区位和保税优势,巴生港自贸区将从4大重点着手,即投资便利化、聚焦清真产业、主力自贸区保税功能,及完善商业配套设施。
询及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去年3月,与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推介首个海外数码贸易区(DFTZ),会否影响巴生港自贸区的发展时,翁忠义直言,DFTZ和巴生港自贸区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存在;前者着力空运,而巴生港自贸区则着重海运。
“与空运相比,海运直邮更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增加运量。我们下一步将会努力引进国内外具有实力的电商和物流企业,在自贸区发展现代化联运、信息交易、仓储、配送加工等综合服务,让更多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能参与跨境电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大目标
翁忠义已为巴生港在自贸区的未来,做出一个具体的规划,将朝着以下目标继续推动成长:
- 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分别与海、质检,及投资发展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提升清关和审批效率。
- 极力发挥自贸区清真板块功能,大力引进中国食品和日常用品制造商到此进行清真加工,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JAKIM清真认证,把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到穆斯林市场。
- 依托巴生港口区位及航线优势,和自贸区的保税功能,引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此投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把高素质的投资与贸易相结合,透过投资带动贸易和港口发展。
- 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一带一路区域采购和跨境电商中心,鼓励中国企业在园区设立区域总部和海外仓储据点,把优质的中国产品引进来,让东盟知名品牌走出去。
落后于越南、印尼与新加坡
我国向来都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的贸易伙伴,但近年却有被越南及印尼超越的趋势,长久下去在吸引中资企业方面或渐失优势,巴生港自贸区若更有效吸引中资,将续致力推动马中港口联盟发展。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与中国2017年1月至11月的双边贸易额达866亿美元(约3329亿5000万令吉),按年增长12.4%,是继2016年来中国在东盟的第2大贸易伙伴;中国全球第9大贸易伙伴。
但是,双边贸易额涨幅却落后于越南、印尼与新加坡,似有被赶超的趋势。翁忠义直言,我国若想保持现有贸易地位,马中港口和自贸区合作更应围绕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方面着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消除非关税壁垒方面,马中各大港口成立了马中港口联盟,目前成员已有21个。值得一提的是,在这21个港口中,就有10个是位列全球20大港口排行榜。”
他深入说明,马中港口联盟主要通过加强港口研究、培训学习、技术支持、信息交换以及贸易服务等合作,促进通关便利,在未来合作更趋成熟后盼能实现“两国一检”的愿景。
监管把关两面看
“港口联盟的合作,目前已看到初期成果,巴生港与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已从2015年的203万标准货柜(TEUs),增长到2016年的229万标准货柜, 按年增幅达12.4%。货运重量也从2015年的3253万吨,按年增长9%至3547万吨。”
翁忠义侃侃而谈,两国的质检和海关部门,作为货物进入国门的第一道防线,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对港口货物进出口严谨监管与把关是必然之举,但往往却会导致通关不顺畅。
“举个例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虽不断推进,但部分国家仍处于保护自身产品的顾虑,故意设置非关税壁垒,尤其是对自己国家冲击较大的产品进行频繁退证,导致进口商无法享受原产地证书所带来的减税优惠。”
他坦言,通过港口联盟、海关、质检和港口物流人员之间加强沟通,绝对有利于消除非关税壁垒对贸易畅通所带来的冲击。
“在关税壁垒方面,巴生港自贸区贵为全球第11大港口,加上航线优势以及自身的保税功能,为运营转口以及加工贸易企业们提供暂存货物、重新包装、轻加工、大小维修的工业便利设施,融入商业及制造业两大活动的优点,并获得高素质及增值服务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