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蒂相信,新政府可在100天内落实新政,带领国家经济走向正轨。(图取自马新社)
推动财政改革积极“瘦身”
哲蒂:废除GST政府仍有收入
资政理事会成员之一丹斯里哲蒂有信心,只要希盟政府能够良好监督各项计划、提高公共领域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及积极开拓新收入来源,在废除消费税后还是可录得足够收入。
她昨日(14日)晚间分别与穆迪、标普及惠誉等国际信评机构展开闭门会议,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表示,相信新政府可在100天内落实新政,带领国家经济走向正确轨道。
“我认为,100天的时间线恰恰好,足可确保清晰的未来方针,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改变,这也是市场目前期望看到的转变。他们想要看到(政府)履行承诺,及厘清施政方针。”
值得注意的是,首相敦马哈迪早前保证,首相署将会进行“瘦身”,将政府机构转移至私人界,如同马电讯官员也会被转移至私人公司是一样的道理;此举有助减少冗员,避免资源浪费。
随着新政府开始推动财政整顿,包括成立以5名经济专才为主轴的百日资政理事会,透过国家银行及财政部等相关单位推动财政改革,哲蒂看好,我国具有恢复市场信心的能力,同时也能迈向更强更好且光明的未来。
她以马哈迪90年代中期任首相期间,也曾遭遇相似状况(财政困顿)并成功摆脱这个情况为例,直言只有妥善监督主要发展项目,才能带领国家走向正轨。
“基于当时推行许多霸级项目,我们的经常账赤字超出国内生产总值的10%,造成国家不确定性升温,那时我们也是劝告他,重新检讨并展延发展霸级项目。”
哲蒂坦言,随着国家当初采取这样的举动,成功在2年的内改善国家收支差额情况,经常账赤字比例从超出国内生产总值的10%,改善至4.6%。
“我们曾经做过(财政改革),现在也将再做多一次。”
废GST多项课题待解决
需财政部与关税局商讨
新政府承若,在百日内废除消费税,但当中仍有多项课题有待解决,且若重新推行销售与服务税(SST)无法赶上消费税时代的税收,对于国家财政绝对是弊大于利。
媒体报导,宏愿理财机构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指出,要想废除消费税仍有多项课题有待解决,但希盟首先需委任财政部长,让财政部与关税局就相关细节,包括落实废除的日期、过渡期、商家退税及仍在进行中的个案等展开讨论。
“废除日期、缓冲期或过渡期、法律程序(废除消费税法令、条例和零税率等相关指令)、退税(仍有许多企业未获前朝政府完成退税,以及尚未完成退税的企业是否仍可申请退税)、目前正在上诉或已收到关税局通告的企业,这些个案是否将一笔勾销都很重要。”
税务专家孔令龙早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要落实其他税制或重新祭出销售及服务税,收取的税收水平能否赶上消费税带来的收入都有待检视;关键仍在于政府是否能有效控制支出及打击贪腐。
“消费税不是不能废除,只是当局要以什么更好的税制来替代才是问题。探讨消费税课题须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不能单从微观经济来谈,包括国家收入来源、国家财政政策结构等。”
我国在1972年推出销售税,在1975年引进服务税,销售与服务税是存在已久且不健全的旧税制,销售及服务税最大缺陷在于漏税。他说,除非销售及服务税能获得全面改进与提升,否则若沿用很难为国家增加收入。
国家财政纪律不容忽视
穆迪:高债务牵动信评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称,若新政府不加调整的实施竞选承诺,恐将造成我国财政赤字扩大,进而冲击信贷评级。
上述竞选承诺包括废除消费税,重启销售及服务税,及重启汽油津贴等。
穆迪主权风险集团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阿努斯克莎昨日透过文告指出,废除消费税将置国家于收入基础缩减的风险中,增加对油气收入的依赖;国际油价这几年处在波动情况,而我国2014年实施消费税以来,已逐步减低依赖油气收入。
“大马去年通过征收消费税,获得443亿令吉税收,或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3%,销售及服务税恐怕无法完全填补废除消费税造成的税收空缺。”
她认为,财政纪律对提振市场信心极为重要;目前外资持有28%政府公债、28.5%马股,故对资金流向和投资情绪非常敏感。
而重启汽油津贴,在她看来亦将对我国信用评级不利。“高债务将继续牵动大马的关键信评,由于政府难以大幅削减支出,国家赤字和债务将会持续徘徊在当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