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龙
中国Wechat创始人
腾讯(Tencent)拥有数以千计的产品经理,但是能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传奇的,迄今除了马化腾(Pony Ma),就只有鼓捣出微信(WeChat)的张小龙(Allen Zhang),很多网友更是把张小龙称为“中国的乔布斯”!从草根到微信之父,张小龙是如何创造青春神话的?
处女作开发FoxMail
张小龙出生1969年12月3日,18岁从湖南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硕士学位后到广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当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处女作FoxMail,并在2000年卖给了博大软件。张小龙随后也进入博大任副总裁兼CTO,成了国内第二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
2005年,上市不久的互联网新贵腾讯宣布整体收购FoxMail。张小龙再次成为自己作品的“陪嫁”,进入腾讯广州研发部,带领QQ邮箱团队与MSN、GMAIL等抗衡。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人员,而是踏上了产品经理人的新征程。
萌发通讯工具研发
作为乔布斯的崇拜者,张小龙继续着自己对iPhone的无限猜想,一款没电话功能,可以省下大量电话费,尽量减少被打扰,需要时可以找到倾诉对象进行视频的软件。最终,他的想法被自己的“微信”实现。
2010年,张小龙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即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断出现,便给马化腾发一个邮件,建议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马化腾同意由广州研发部作为研究性项目启动,并给产品取名“微信”。
塑造有灵魂的产品
一个月后,腾讯微信正式立项。按照张小龙的想法,若能让大家体验到手机免费短信,微信肯定会被大家接受。因此,在微信1.0版本中,他率先推出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的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
在张小龙的带领下,从硬碰硬的产品层面,研发人员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欲望。微信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对讲功能的实现;第二个转折点是寻找附近好友功能的发布;第三个转折点是摇一摇功能和漂流瓶的加入。
2011年1月微信刚刚推出时,还没有人能想到它日后的辉煌。但到了4月,就没有人这么想了。当微信推出“寻找身边的人”功能时,该应用用户数量增长曲线出现了一个陡峭的上升;而当“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与千里之外同样在摇晃手机的人配对聊天时,微信真正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