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玲、林月金和林淑娴
PichaEats创办人
与难民合作的生意,你听过吗?也许每一个创业者的出发点都是和一般人一样立志要赚大钱或干一番大事业,但这三位创办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创业故事和理念,因为她们正经营着和难民有关的社会企业。PichaEats是一门送餐服务生意,但是合作对象是难民。虽然这一门生意看似不起眼,同时也有许多人觉得会很快失败。然而,这三姐妹却把它经营得红红火火,不仅帮助了难民家庭更是登上了2021年福布斯亚洲U榜单(Forbes 30 Under 30 Asia)。PichaEats 这三位灵魂人物就是李瑞玲、林月金和林淑娴,有着不同血液的三姐妹,是如何在利润与慈善之间寻找平衡点呢?
利用社会企业模式帮助难民
难民在大马是隐形的存在,因大马非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及1967年《难民地位议定书》的缔约国,不承认持有联合国难民署(UNHCR)难民卡的难民身份,因此在我国暂时逗留的难民,无法像一般人一样工作谋生,学生也只能到难民、联合国难民署或非政府组织成立的私人教育机构上学。
然而,PichaEats三姐妹在大学求学时期曾到难民营教学,发现许多难民小孩因父母面对经济问题而辍学,于是她们一致同意以小型模式尝试创业,希望帮助点亮难民社区的一道光。一开始,她们只是用了区区30令吉购买需要难民烹饪的食材,试吃了之后再拍照询问身边的朋友是否有兴趣购买有关的食物。就这样,仅用了30令吉就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林月金也认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每个人手上都几乎会有一部手机,只要在Instagram上传照片,别人看见照片很美就会立刻下订,不管食物好不好吃、不懂它好不好用,他们都会先买再说。林月金认为用科技模式来经营生意还是可行的,于是她们便采取这一个行销方式去售卖他们的食物。
Picha背后的故事
PichaEats是一个食物外送平台,难民厨师会在家中烹饪食物,该公司就会负责包装及销售。然而,食物的收益当中的50%会付给厨师,供他们购买食材及生活费,而另外收益的50%则会作为公司的营运、包装、交通及训练费用。
创立于2016年5月的PichaEats,一开始其实是取名为The Picha Project。然而,Picha是一名年约3岁的难民小孩,因为她们在Picha身上看见了热情、好心及乐于分享的个性,于是她们便决定使用Picha这一个名字。此外,以Picha命名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公司是为了人们而创立,所以必须持续发展把影响力带给更多家庭。但是后来她们在2019年4月时就把The Picha Project换成PichaEats,因为她们觉得The Picha Project听起来像是一项计划,并没有任何的立足点。在更换至PichaEats之后,她们认为「Eats」的字眼能够让人立即就联想到食物,并且也能够将公司塑造成与食品有关的企业。
除此之外,每一份PichaEats的包装都会有每一位难民厨师的故事列印在包装外。那是因为林月金觉得每一份食物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当她们将这些故事分享出去给每一位食客,她们就更能知道每一份食物背后真正的意义。然而,三姐妹也一直坚持使用这一个方式维持至今。
创业初期 困难重重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一定会走过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唯有保持着坚持不懈的心,就必定能走到最后。这三姐妹在创业初期也面对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挑战。林月金提及到,在她们创业初期时的挑战都有很多,包括不懂得经营生意、面对客人及难民都有不同的挑战,但她认为只要团队齐心合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由于初创时,她们都不太懂得拿捏食物烹饪方式以及大众的口味,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会收到许多顾客对食物给了负面的评价。尽管如此,她们依然以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把消费者的反馈当作是代表着他们的关心以及意见。她们也觉得假如一个人不关心你的话,他们就不会特意告诉你问题在哪里,所以面对顾客的反馈,他们都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毕竟只有接受得了批评才会进步,到今天,她们依然一直在自我增进,越做越好。
特殊的行业往往都会引起众人的质疑,PichaEats也不例外。当时候,有许多人都会批评她们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要照顾难民等等的闲话。在面对这些质疑话语的当儿,她们认为自己不是在接触难民而是接触人,没有马来西亚人和非马来西亚人之分,在她们心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有需要她们就会帮忙。她们也说道,若未来其他社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们也会尽量帮忙,但是目前PichaEats只是专注在难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