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4日,吉隆坡 – 针对美国近日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将自4月10日起,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举标志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也为全球供应链及金融市场投下不确定性的阴影。
根据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2日发布的公告,美国的新一轮关税措施被中方指为“单边霸凌行为”,严重违反国际贸易准则,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中国利益。
为此,中国政府依据本国《关税法》《海关法》《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条文,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批准实施报复性关税措施。
所有美国产品一律加税 已出发货物获豁免
新规明确,自2025年4月10日中午12时01分起,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货物将在现有关税税率基础上额外加征34%。不过,享有保税或减免税政策的货品则不受此项新关税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设有“过渡期”安排——凡于4月10日中午前已从启运地出发,并于4月10日至5月13日之间进口的美国产品,将不被追征额外关税。
区域经济或受牵连 马来西亚出口商需警觉
分析指出,中美相互加征关税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特别是依赖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制造业、电子业及大宗商品贸易。作为区域出口大国,马来西亚的相关业者需密切关注局势发展。
在双边贸易角力持续发酵的背景下,部分东南亚国家有望成为供应链多元化的受益者,但短期内市场波动和物流成本上升将不可避免。
(编译:陈衍豪)
Cr: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