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企路明灯

乔布斯一句话挖走百事可乐总裁:会提问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July 2, 2021
in 企路明灯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Whatsapp

乔布斯的一句话

近到我们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远到那些著名的成功人士,他们都特别善于提问。

毫不夸张的说,有些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不断且合理的提问。

那些会提问的人,一开口就赢了,从而走向成功。

史蒂夫·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位提问高手,他一开口,就挖走了百事可乐的总裁。

大约在1983年,乔布斯特别钟意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利,希望挖走他,并与自己共事。

面对乔布斯伸出的橄榄枝,斯坦利思考了很久,考虑到种种原因,暂时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现在的事业,拒绝了乔布斯,表示双方还是做朋友吧。

这时,乔布斯用上了提问的技巧,说出了至今仍然被视为“最好的销售广告词”的话:“你究竟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获得改变世界的机会?”

乔布斯的这句话触动到了斯卡利内心深处的东西,他瞬间被乔布斯这句话打动,离开了百事可乐,成为了苹果的首席执行官。

他和乔布斯一起创造了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棒的广告(“1984”)。

而这也是乔布斯与苹果走向成功重要的一步。

我们身边那些优秀且成功的人同样也是特别擅长提问的。

  • 那些与老板谈加薪,总是能取得胜利的人,他们除了丰富的实力,同样也存在独特的提问技巧。
  • 那些人脉广,且质量高的人,他们在与他人交谈时,涉及到的提问一定是恰当好处的。
  • 那些与家人、爱人关系融洽的人,总能把提问变成增进彼此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那些会提问的人,一开口就赢了,他们赢得了老板的信任、赢得了朋友的帮助、赢得了亲人与爱人的珍惜,这么一看,他们仿佛赢得了全世界,那么,我们这种很普通,不太会提问的人,也能变得像那些优秀且成功的人一样会提问吗?

当然可以,阿胖的这篇文章正是要让你变得会提问,开口即赢,赢得全世界!

一、为什么我们不是那个会提问的人?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自己的现状,为什么我们不是那个会提问的人?因为,我们连问题都不愿意提。

想想看,一个连问题都不愿意提的人,怎么可能会变成一个会提问的人。

就像一个人连书都不会去看,那他又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会看书的人。

而我们又是为什么不愿提问呢?大体上是这2点原因:

1.认知偏差

2.厌损心理

拿我的亲身经历来加深你对这两点的理解。

先来说说认知偏差。

我之前一直都很自卑,成绩不好、反应也慢,看上去糟透了,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来。

怎么办?其实我刚开始是这样想的:“既然我什么也做不好,什么都不懂,那我就去问那些懂的人。”

有天正准备拿一道题去问老师,结果看到刚刚上去问题目的另一位同学被骂得狗血淋头,大致意思是“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还来问我,你怎么这么蠢”。

接着我就打消了问问题的念头,宁愿自己去琢磨,也不愿意再去问他人问题了,因为,那句话给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问题的人,都是因为蠢,所以才去问,聪明的人什么都懂,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个就是〔认知偏差〕。

大家与我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导致的结果大多都是类似的,我们产生了一种“聪明人没有问题,蠢人才会有问题”这样的认知。

什么坏处呢?在那之后,我开始了我的不懂装懂之路,明明不懂,也要装作听懂了,宁愿自己琢磨3天3夜琢磨不出来,也不会去向他人求助。

这让我的不懂越来越多,多到连装懂都掩饰不了,本来就已经够糟糕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了。

那什么是厌损心理呢?就是厌恶损失嘛。

当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了之后,我大致的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拖下去不是办法,问题还是需要去解决,自己适当的还是需要提出问题,于是,我找到机会,就出发问问题了。

毋庸置疑,简单的问题当然还是被骂了,虽然我了解到了聪明人也会问问题的情况,暂时不存在〔认知偏差〕上的压力了,但别的问题又来了,被骂的时候被同学们听到了,接着就出现了一阵阵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顿时脸就涨得很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本来好不容易准备改变的我,又要回到原点了。

这次事件,让我厌恶别别人议论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这样我会损失面子与形象,这点就是〔厌损心理〕,因此,我也是彻底戒掉了提问题。

在〔认知偏差〕与〔厌损心理〕的作用下,我们连提问题的意识与勇气都失去了,怎么可能做到提好问题呢。

如何改变现状?

a.名人影响法:要从内心里真正认可并不是蠢人才问问题,聪明的人同样也问问题 ,甚至比蠢人问的还多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名人的经历。

比如。

  • 如果牛顿没有对无意间落下的苹果提出问题,那万有引力的发现者,也不会再是牛顿。
  • 如果爱迪生在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的过程中,没有不断的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进行改进,那发明灯泡的人很可能也不再会是爱迪生。
  • 如果乔布斯没有对百事可乐的总裁提出问题,那很可能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棒的广告(“1984”)不再属于乔布斯与苹果。

越是成功的人,越喜爱提问题,提问题能让他们不断的思考,从而不断的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才有机会解决问题,也才有可能变得更好、更成功,看到这里,我相信你感触良多,提问的意识也诞生了出来。

b.本质3问

每当在提问上厌恶损失的时候,问自己这3个问题就好了。

“提这个问题我能得到什么”

“提这个问题我会失去什么”

“失去的东西与得到的东西哪个对我影响更大”

当你按照这三个问题问自己一遍之后,逻辑变得清晰,其实你的思路就已经摆脱了偏向潜意识厌恶损失的思路了。

就像拔河,左边是损失,右边是获得,什么也不做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会是厌恶左边,偏向右边的,但通过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我们把思路理清楚了,就来到了中心点,公正的看待损失与获得。

再说具体点,拿我的经历来说,面对自己厌恶损失的心理,我问了自己那三个问题之后,答案自然也会思考出来,我得到的是解决问题,考试可能会多拿几分,而我失去的是面子,被别人嘲笑给我带来的影响是虚的,而考试多拿几分,解决问题却是实打实的,那我还是去提问题吧。

你看,我按上述方法提问并回答了一遍之后,厌恶损失的偏爱就没了,理清了逻辑,公正合理的做出了决策,把提问赋予利益具体化,也就有了提问的勇气。

二、提问思维

当我们有了提问意识与勇气之后,我们会变得愿意提问,但愿意提问,并不代表我们能在应该要提问的时候能想起来要提问。

但如果掌握提问思维,那就能大概率的找准该提问的时机去提出问题。

训练方法:

问句化

顾名思义,尝试把自己即将要说出来的每一句陈述句都变成问句。

比如,对自己说,“我今天一定要学习4个小时”,可以换成问句,“我有多久没学习4小时了,是不是今天要做到了”。

当你与同事发生摩擦,本来是说出一句:“你这件事情做得太过分了”,改成问句则是“这件事情如果私自做决定,是不是不太好”。

在把陈述句梳理成问句的过程中,语气会相对变得友善、合理,问题也会变得容易解决。

如果不断的把每一句陈述句都梳理成问句,你会有一个深刻印象,在什么情况下陈述句换成问句能够更加好的解决问题,这样也自然能更加准确的找到合理的提问时机。

三、提问技巧

哪怕能找准提问的时机去提问,但如果没有好的提问技巧,提不好问题,也没法提出一个好问题。

  • 从他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没有用合理的技巧提出合理的问题,对方很可能不会去回答你的问题,自然也达不到你提问的目的。
  • 从自我的角度来说,提不好问题,意味着对问题认识的不够清楚,连问题都不清楚,自然也没法取得进步。

与对方的提问技巧:

1.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就是你把选项准备好,抛出来给对方选择,这样其实就把范围限制住了,适合对方总是不正面回答,与你兜圈子或者是对方不明白如何行动的情况下去用。

比如,我女票每天特别纠结的一件事就是吃什么,如果我不去提出合适的问题,那能纠结至少半个小时,所以她每次纠结吃什么时,我就问她:“你是想吃米饭还是粉面呢”?这时她就只能选一个,当她选择了其中一个,其实就已经走向成功了,因为范围一下就缩小了不少。

2.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则是给予对方一个问题,对方没法用“是”与“不是”来回答。

这样的问题不具备限制性,让对方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适合想要增进与对方的关系时用。

大家都喜欢被倾听,如果有一个人你与他说了许许多多的话,他不仅认真倾听了,还能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我们会对那个人产生大量的好感,这其中就要用到开放性提问。

比如,之前我公司来了一位同事,是位宝妈,有一次回家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于是就聊了起来,简单的聊了几句,我发现似乎她对她小孩所取得的成就特别骄傲,接着我就采取了开放式提问的方法,向她提出问题:“你现在最值得骄傲的成就是什么呀”,毋庸置疑,对这位宝妈来说,骄傲的当然是她的孩子,于是她开始不停歇的分享模式,我也在不断的提问,在她看来我的提问是对她骄傲的事情感兴趣,她也很开心,我与她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这样建立了。

3.6何分析法:6何分析法不是用来提问的,而是在提问之前用6何分析法把面对的事情去思考一遍,你会发现逻辑变得特别清晰,你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提问也会更加准确。

与自我的提问技巧:

复盘化:自我提问的目的是发现自己没发现的问题,从而有了能解决更多问题的可能。复盘化是针对惯性思维下手,不断复盘那些早已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词与意识,针对它们提出新的问题,探索更多可能,从而取得提升。

总结:扭转认知偏差,抵抗厌损心理,训练提问思维,掌握提问技巧,你也能成为一个会提问的人,开口即赢!

文章轉載自:https://www.toutiao.com/a6677695499639718412/

ADVERTISEMENT
Previous Post

乔布斯一句话挖走百事可乐总裁:会提问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Next Post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更多商业新闻

成功人士具备的五大强大特质 

成功人士具备的五大强大特质 
by By Admin
2023/02/01
0

成功人士总是与众不同,达成目标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特质,以求达到目标。如果想实现梦想获得成功,可以参考以下许多成功人士都具备的强大特质。

Read more

创业需要做哪些基础准备?

创业需要做哪些基础准备?
by By Admin
2023/01/26
0

面对如火如荼的创业浪潮,许多人都想要投身其中,但如果不做好前期准备就贸然行动的话,很可能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创业不是注册一家公司,然后就开始经营这么简单。想要创业之路走得长远,在创业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Read more

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by By Admin
2023/01/19
0

企业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今天就来认识五种企业融资方式。

Read more

三个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技巧

三个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技巧
by By Admin
2023/01/12
0

如今想创业的人日益增多,但是许多人站在创业的门槛外却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该如何走。其实创业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更不是枯燥地做一些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创业也是要讲求窍门和技巧的,以下三点帮助大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Read more

五个创业雷区 你中招了吗?

五个创业雷区 你中招了吗?
by By Admin
2023/01/05
0

现在创业难,难在何处?很多人找不到方向,感觉什么行业都不好做,什么领域都做得一塌糊涂。今天介绍五大创业雷区,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Read more

你是哪一类型的创业者?

你是哪一类型的创业者?
by By Admin
2022/12/30
0

就业竞争、失业潮、政策利好期、致富时代......不管是什么,创业正在成为其衍生品,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根据不同环境背景和目的,创业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成功率也不尽相同。你又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创业者呢?

Read more

建立“负责”的企业文化只需要四个步骤

建立“负责”的企业文化只需要四个步骤
by By Admin
2022/12/23
0

建立一种负责任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公司长期成功,企业家无法独自完成公司的所有工作,你的员工必须了解他们如何为公司做出贡献,并感受到这个角色所代表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你必须建立负责任的企业文化,让你的员工和你本人对自己的行为、后续行为和价值观负责。

Read more

中小企业要融资,有什么风险?

中小企业要融资,有什么风险?
by By Admin
2022/12/16
0

融资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情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和经营。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今天的文章就带你探讨其中一些因素。

Read more

企业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
by By Admin
2022/12/09
0

近几年,企业管理市场出现一个频率较高的名词——“规范化”管理。当一家企业经过不断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前“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很难支撑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步入正规化,向“科学型”管理升级。

Read more
Load More
Next Post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SBS Digital Media Sdn Bhd 1258131-X

商海媒体

  • 视频采访
  • 商界时事
  • 谈情说商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业荣誉

Follow Us

Subscribe now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刊登广告
  • 商海条款

@Copyrigh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名人访
    • 名人访第九季
    • 名人访第八季
    • 名人访第七季
    • 名人访第六季
    • 名人访第五季
    • 名人访第四季
    • 名人访第三季
    • 名人访第二季
    • 名人访第一季
  • 商界时事
  • 企业拜访
  • 媒体发布
  • 企路明灯
  • 商海活动
    • 商海媒体
    • 名人有请
    • 总裁交流会
    • SBSC
    • 百企名传
      • 百企名传官网
      • 企动学海
      • 会后报道
    • 商海领航奖
    • 巅峰认证
      • 企业访谈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 商海国际品牌认证 2022
  • 企业荣誉榜
    • 商海荣誉榜 · 马来西亚
    • 商海荣誉榜 · 中国大陆
  • 隐形企业家

@Copyright 商海数码商业媒体 ShangHai Business Media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