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Baba园艺创办人梁志文请经营农场的东马客户吃饭,对方一看梁志文要点包菜料理,即刻阻止,原来市面上的包菜多使用系统性农药,经由植物表层、气孔与根部吸收,均匀分布于整株作物,因此农药残留许多。
因为这顿饭的顿悟,让他决定推广有机认证,更不计较亏损,栽培更多的有机农夫。
有机在马来西亚超过10年的光景,当时因为乐活的概念蔚然成风,开始提倡天然无毒的饮食,从蔬果延伸到农牧,有机猪肉、鸡肉或者虾只,都一并以“有机”的名号标榜对健康无害。
你应该听过这样的说法,有些农夫,自己种的自己是不敢吃”。看似荒谬,可是却是不争的事实。追溯整个前因后果,消费者也得负少许的责任。假如民众不一味追求完美的蔬菜,那么农药就会撒少一点。除了农药,蔬果如今也面对基因改造问题。
假有机课题随着延烧,很多市场上的有机产品是没有认证的,但因为是有机店卖的,大家都很放心。“其实,这些蔬果还是能安心食用的。他们都达到天然无毒的标准,可是因为很多农民没有土地权,又如何叫他们去申请认证呢?很多农民的土地是租回来的,这些人种了很多年,可是没有办法申请认证。”
有机健康煮义抬头
以种植有机农作物维持一家农场的例子不多,有机产品专卖店的市场主要是吸引对健康有要求的族群。翻开大马的有机历史,Baba并不算是先锋。当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有机商店就是走中高端路线的Just Life和较为平民化的BMS Organics。而随着有机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本地开始有农民愿意栽种有机蔬果,也渐渐开启了大马有机的新篇章。
环保有机的意识在近10年来取得很大的突破,很多商家都愿意投资在有机领域,可是大规模投资者却为数不多。有机农场结合休闲旅游的元素,目的在于教育群众和概念宣传范畴。经常购买有机菜的健康煮义人士,对知知港生态休闲农场(Titi Eco Farm)、诚兴有机农场(Zenxin Organic Farms)、和平农场(Terra Farm)等等一点也不陌生。近年来,我们开始听到另一个名字的崛起,那就是Baba。
Baba不就是我们熟悉的园艺和肥料供应商?没错,园艺和有机农场息息相关。那么,是什么因缘巧合,让梁志文决定努力推广有机认证,积极培养有机农夫呢?Baba虽不是本地有机领域开荒牛,可是后来做的却是背负着更任重道远的使命。在品牌的官网上看到一句标语“建立一个无毒无害的园景”,实在是最贴切不过。
梁志文特别设立一个认证,去证明这些小农夫的产品还是符合有机规格的,让他们可以回到主流里头。为防周边化肥污染源,有机田与隔邻传统农地须保持3到5公尺间隔地带,以免化肥方式对抗虫害,保护农作物的完整。
落实有机教育与研发大田
原本是一家生产园艺资材如环保花盆为主的中小企业,梁志文透过8年前的一次商业交流饭局,唤起心中的环保意识,因此号召公司上下同心立志推动环保,继而在槟城威省南部新邦安拔拨出7亩地段落实“有机教育与研发大田”计划。
4英亩作为生态教育园区,定期开放给学校、企业或社会团体从事生态教育;3英亩的土地则作为研发有机耕作的农地,包括香港芥蓝、菜心、長豆、白萝卜、羊角豆、茄子、玉米、金瓜、洛神花等等。发展迄今,那里不只成为Baba和农友的交流中心,也是槟城农业局用以培训区域农友的基地。
Baba本身也以“有机农友菜篮计划”帮助农民转型,进一步扮演农友与有机商场的中介桥梁。投入有机领域多年的梁志文深深感慨:“真正了解化肥对环境和人体伤害程度的农民,一般都有转型的念头,但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支援,都思前想后,不敢果断决定。”
梁志文告诉《商海》:“同样是投入有机领域,可是我们做的不一样,基本上是积极推动有机耕种。开拓的农场是拿来作教育用途,让更多人了解有机,尤其是孩子们,通过进入校园的环保农耕教育项目,让他们懂得去珍惜地球的资源。Baba目前全力推动的是让普通农夫转型去当有机农夫。”
少数转型农夫操之过急
转型成为有机农场的实际工作比想像中艰难,人力消耗就已远超出预期。一些有心转型的农夫因为过于心急,往往看到害虫侵袭着农作物,迫不及待就撒了农药。
“当然,这些转型中的农夫都会诚实相告。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劝请他们要有耐性,并且买下他们‘卖相不佳’而无法卖到市场的农作物。挑选了一些还不错的,我们会送去给老人院。有时候天气好,产量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进而面对过剩的问题。我们也会回收过剩的农作物,动动脑筋把它做成火锅配套之类的促销方法。”
有机最重要的就是生态,转型期非常重要。因为土地在过去并没有很好地照顾,不懂有没有残余的污染。申请认证后,需要经过一个转型期,一般上蔬菜类需要2年的观察期,水果类甚至需要3年的时间。转型期里头所用的方法,譬如杀虫也是不一样的。一开始实行并不能叫有机,顶多只是准有机。
Quote:
“我没有放弃Baba目前的园艺产品,现在还在做塑料花盆,就是为了能供养有机的那一块。有机领域,完全是回馈社会的一个动作。幸好有一班人和我一起做,同事们都觉得那是他们的志业。”梁志文,Baba园艺创办人
不是靠有机认证赚钱
一些农友觉得大马有机认证(MyOrganic,前称Skim Organik Malaysia,SOM)不够友善,Baba因此另辟蹊径,成立Baba Insight专业部门,制定严格标准协助农友鉴定、审核及认证产品,目前这一机制交由台湾慈心有机验证公司执行,以强化公信力。
鉴于费用高昂,Baba Insight也另设“马来西亚有机认证基金”供农友申请。“从每年营业额拨出固定款项,就可助有意愿申请合法或国际认证的农友,整个机制当然需要委员会审核,合格者即可获批津贴。”
经过多年的努力,56个农场成功在这期间转型,被颁予Baba Insight认证。“这个认证公开给所有农友,虽然需要付费,但只是用来补贴验证员的交通费。只要愿意转型,每个农夫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简单的几百块就可以了。坦白说,我们不是靠认证来赚钱,越多农夫要求认证,负担就越重。因为一些缺乏资金的农夫还可以申请津贴呢!”
除此之外,Baba也颁发环保园艺中心认证,保护园艺业者、员工、儿童及环境的健康。这项认证需执行严格的操作程序,例如:清楚区隔化学及有机资材、花树护理隔离区、虫害的防治纪录,最重要的是在园内不施放化学农药。
印象中,有些人认为有机是抬高价钱的幌子?因此,良心的有机产品一路走开并不轻松。在推广有机的这条道路上,梁志文一步一脚印,从推动环保花树、推动环保园艺中心、推动有机种植、推行校园农耕教育计划、提供农友转型辅导、提供有机验证津贴,认证也做了超过5年了,而教育推广的部分则是近2年才做的事。
贯彻有机生活
“我没有放弃Baba目前的园艺产品,现在也还在做塑料花盆,就是为了能供养有机的那一块。有机领域,完全是回馈社会的一个动作。幸好有一班人和我一起做,同事们都觉得那是他们的志业。当然,偶尔还是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退一步想想,做什么都会有人去反对,我就抱着‘有问题就要去解决’的心态继续走下去。”
由于需要更高的防污染成本,以及更多的人工培植,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生产的时间较长,产量也比传统农耕少,因此加重成本,间接让价格比一般农产品贵了1倍以上。推广有机产品最大的阻力是价格,唯有扩大有机产品的市场,促使农场大规模生产,才有可能平衡市场价格,让消费人享用平价,或大多数人有能力负担的有机蔬菜和水果。
梁志文认为,业者应推行的不只是有机种植,而是贯彻有机生活,打造市场正面、友善的循环,刺激社会向往健康饮食,牵动有心的农民采用对环境友善的耕种法,最后促成门市销售有机产品。“简而言之,最终目标就是推动社会进入有机循环,帮助大地恢复元气。但我们的社会努力至今,仍局限于概念宣传和民众教育阶段,这也是必然的过程,没有捷径。”
大马有机认证
认证 | 推出年份 | |
MyOrganic
(前称SOM) |
2011年 | 2015年从SOM转为MyOrganic,旨在发给所有符合有机标准的农场的一个认证。当局会检视农场里一切的种植过程,包括土壤、水源等,确保农夫们完全依据有机的原则种植。 |
Baba Insight | 2012年 | 交由台湾慈心有机验证公司执称行,申请者必须通过认证专员的严格检验,确保品管素质达标方可贴上Baba Insight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