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6日,吉隆坡 – 从今年10月起,全国雇主必须为外籍劳工缴交每月薪资2%的公积金(EPF),此项政策将对本地依赖外劳密集的行业带来显著影响,种植、手套、建筑及科技领域首当其冲。
根据财政预算案2025内容,此措施早前已由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宣布,并由雇员公积金局(EPF)于周三重申推行细则。新规将适用于所有外籍员工,惟家庭帮佣获豁免。
依赖外劳行业营运成本上升
联昌国际证券研究主管黄丽芳分析指出,尽管2%的缴付率影响尚属温和,但若未来进一步提高,将加重企业负担。她指出,尤其是高度依赖劳工的领域,如种植与建筑,原已面临成本压力,如今更需加快自动化与生产力改革以应对。
“业者或将借此机会提升效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长期拉高 ESG 水平 吸引投资者关注
目前在全国约250万名外劳中,仅约2万人(不足1%)缴交公积金,显示现行自愿缴付制度成效有限。此新措施将缩小外劳与本地员工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也有望提升大马在国际投资者眼中的劳工权益形象。
黄丽芳指出,此举有助于大马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估中获得更高评分,间接提升国家竞争力及吸引力。
预料带来24亿令吉年缴额
若以外劳平均月薪2000令吉计算,EPF每年将增收约24亿令吉,占2023年总缴额1082亿令吉的约2.2%。此举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障覆盖率,也为本地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
黄丽芳补充,政策影响将从今年第四季起逐步浮现,明年则可能更明显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她建议企业应提早部署,以减缓政策带来的财务冲击。
(编译:陈衍豪)
Cr: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