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
海信集团创始人
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元老之一,周厚健服务海信集团四十年,带领海信集团从一家地方小厂变成全球最大家电企业之一。但是其实最初的他只是希望回到青岛陪伴父亲,他能一步步成为中国家电业的巨头,不得不感叹命运的造化弄人。
带领集团重新出发
1982年,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周厚健来到青岛电视机厂的车间,成为一名技术员。从1982年走进车间至1992年成为电视机厂厂长,中间技术、财务、人事、生产他都做过,并且解决了新产品的技术难题,成为厂里的设计骨干。
1994年,青岛电视机厂改名为海信集团,此时青岛电视机厂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周厚健认为改名是海信集团最大的转折点,替代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青岛电视机厂,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大公司。
周厚健借改名的契机对企业进行改革,完善体系、引入CI战略、树立企业形象、确立名牌战略的一系列措施。在这之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接近四倍、利税增长超过五倍、职工收入增长一倍,成为同行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
坚持自主掌握品牌
1994年,中国家电业进入引进外资高潮。海信迫切希望透过合资获得世界瞩目的同时,国外几家大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海信。但是对于合资,周厚健拥有绝不让步的前提,第一是合资必须使用海信的品牌,第二是海信必须控股。周厚健认为,中国最宝贵的资源是市场,最应该珍视的是品牌。由于海信的坚持,一些国际家电企业的外派人员被拒之门外。
最后,海信在合资前先重磅出击,开发海外市场。1996年,海信南非公司正式开始运营,海信跨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之后,海信在海外不断建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开立分公司,并坚持主攻高端市场,透过不断赞助世界顶级赛事,成功迅速打开海外市场。此外,周厚健也带领海信陆续收购了科龙电器、美国夏普、东芝影像解决方案公司等众多企业。
具远见的企业智慧
周厚健要求海信坚持自主创新,不断钻研新技术、学习和自我革新。在他眼中,只引进不研发、没有追求的企业将必死无疑。在他的带领下,海信开发出中国第一款CMDA彩屏手机、第一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第一条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等多种革新技术。正是因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海信撑过中国家电业的生死关口,走向高端。
2022年3月13日,周厚健宣布卸任海信集团董事长一职,正式退休。65岁,正是企业家大展宏图的最佳时期,所以很多人对周建厚的激流勇退表示不解。对此,他认为海信正在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企业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导,同时海信也到了该变换一种管理方式的时候了,因此决定与执掌三十多年的海信集团告别。
也正是他这份中庸、稳重的企业智慧,使海信集团走到了今天。在新的决策者的领导下,海信集团的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周建厚留下的中庸而稳重的企业文化,将是全体海信员工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