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富年
双威集团创始人
出身于锡矿家族,却没有依靠祖上的成就坐吃山空,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将一片荒芜的锡矿废地,变成华灯璀璨、人声鼎沸的双威城。谢富年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将废地变成宝地?
眼光独到 赚得首桶金
1945年,谢富年出生于霹雳怡保一个知名的锡矿家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却未比其他人享受更多锦衣玉食,而是和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成长。这种生活方式让谢富年成为了独立与坚强的孩子。谢富年的双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当谢富年到了求学的年纪,谢富年的父亲并没有让他继承家业,而是送他到英校接受西方教育。成年后,他进入澳洲福斯特拉工艺学院就读会计专业。
当谢富年学成归来后,他在一家汽车装配厂当会计师。数年后,经过一个世纪的开采,锡矿资源开始枯竭,资源殆尽的矿山成为了一片废地。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政府关闭了许多矿场,锡矿产业由此开始走向夕阳。仅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谢富年,毅然决定在这片废弃土地上寻找商机,为这片承载了自己家族百年兴业的土地做出贡献。
1974年,谢富年成立了双溪威控股有限公司,用10万令吉买下雪兰莪一片剩下3年开采期限的矿地。在短短两年内,他利用矿场的资源将事业版图扩展到采石、建材、房地产开发和土木工业领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他意识到采矿行业的红利已不多,集团想持续发展的话,必须要找到多元化的业务。
谢富年发现自己的这片矿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介于吉隆坡及雪兰莪之间,如果将它发展成综合性度假城镇,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商机。于是1982年,双威城有限公司正式成立。4年后,吉隆坡双威城(Sunway City Kuala Lumpur)计划正式启动。
点石成金 打造双威城
当时谢富年在到处游走寻求资助的时候,曾经收获过很多质疑。但是被这个创业点燃的谢富年决定一干到底,最后成功获得了一些金融机构的资助和雪兰莪政府批准的99年开发契约,为双威城的建立提供了足够的外部支持。同时,谢富年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国外技术,填平矿场因雨水冲积形成的积水湖,双威城才得以继续开建。
90年代,双威城一期建造完毕,开始对外销售。当时马来西亚的经济正在复苏,人民展现出强劲的购买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项目一推出便遇冷,连公司员工和项目工程师都没有表现出想购买的欲望。当谢富年确认他们的顾虑是填土后的矿湖的安全问题时,他一一说服他们:“如果你们对自己引进高科技填土技术的产业都没有信心的话,顾客何来的信心?” 终于,随着员工和消费者的顾虑被打消、市场逐渐转暖,双威城一期被一售而空。
一期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后来谢富年陆续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购物商场、酒店、水上乐园、医院等设施。历时20年,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休闲胜地终于建设完毕。双威城成为集水上乐园、休闲娱乐、度假酒店、会展中心、购物商场、医疗中心、大学与住宅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镇。
后来,谢富年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他希望透过一个好项目,让人流聚回怡保,让这里重现繁荣。他在怡保建立了双威集团第二个开发计划——怡保双威城(Sunway City Ipoh)。与吉隆坡双威城不一样的是,这里更多的是注重在保留大自然的资源,实现绿色、可持续性的发展。怡保双威城也获得巨大成功,谢富年成功吸引在外打拼的怡保人回到家乡,让他们有机会在家乡安居乐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系教育 为社会贡献
在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谢富年不忘初心,积极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了让更多有志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他在双威城中辟出一块黄金地段,创办了双威大学。谢富年办校的宗旨是教育英才,对盈利毫不看重。因此即使双威集团在1997年面临财务危机,他也坚持不转卖,而是把双威教育集团股份全部转交给信托基金,成为双威大学坚强的后盾。
2007年,谢富年成立了谢富年基金会,资助家境不佳的学子继续深造。多年来,谢富年通过基金会已经发放超过4.8亿令吉的奖学金,惠及数千名学生。而他的目标则是毕生捐助10亿令吉的奖学金。除此之外,他也捐助了许多小中大学,为马来西亚教育界作出许多贡献。
谢富年说过:“你不可能将赚到的财富全部带走,必须把财富用在对的地方。” 他正在身体力行,实践自己说过的话,将自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兴办教育、弘扬客家文化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即便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他仍在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